Cart 0

Brewing Techniques

_WD48000.jpg
 

70%的香氣記憶來自嗅覺,品茗聞香時的感受,比一飲而入更為細膩豐富。

現在就與我們一起,打開感官,打開茶葉,靜下來享受這段美好的時光。

品飲指南 — 熱泡


Step 1

將茶葉從冷凍庫取出,使用容器承接。將原來茶葉封口,盡量減少與空氣接觸的時間。

_WD48148.jpg

此時欣賞茶葉的樣貌,嗅聞乾香,這是茶葉最原始的物質原味,清淡乾淨的味道。


step 2

5g茶葉置入蓋碗,如沒有秤,可目測容器底部鋪平一層再多一點的量。

_WD48153.jpg
_WD48160.jpg

此時觀察茶葉的原色原貌:

白色是芽尖或葉背的毫毛,富氨基酸與兒茶素,深綠色是富含葉綠素的嫩葉,淺綠色、黃綠色為老葉,或經高溫破壞喪失葉綠素之葉片。紅褐色為葉片氧化之痕跡,與蘋果發酵同,可依此判斷發酵程度。


step 3

注入可覆蓋茶葉水量的 100°C 滾水,不浸泡,立即倒出的溫潤泡,使半球形緊結的茶葉迅速受熱並稍微展開,讓正式沖泡有均勻飽滿的茶湯。

_WD48166.jpg
_WD48260.jpg

此時嗅聞瀝乾後茶葉的濕香,熱水稍微浸潤後,高沸點的水溶性香氣,催化豐富且較為濃烈的香氣因子。


step 4

第一泡,注入 100毫升, 100°C 滾水,蓋上蓋子浸泡90秒,倒出茶湯。

降溫後約45度c茶湯最適品飲,讓口腔味蕾不因過熱而麻痺,影響風味鑑別,建議至少靜置40秒,觸碰杯子不燙手為原則。

_WD48188.jpg
_WD48348.jpg

在台灣的半球型烏龍茶,揉捻成型時的汁液附著在球體表面,第一泡可溶出基質最豐富、最甜的茶湯。品飲時嗅聞茶湯表面蒸散的香氣,小啜後將茶湯含住覆蓋舌面,感受兒茶素帶來的收斂感、茶胺酸的鮮爽,綜合評斷風味。

可以化開的澀、如同紅酒單寧般的收斂感為甘度指標。


step 5

第二泡,此時葉子已充分展開,為了均衡每一泡的茶湯表現,釋放最適濃度,這次的浸泡時間降為70秒。

愛茶人士最喜歡的第二泡,風味最為均衡。除了聞香、品茶湯之外,微量汁液附著杯底,緩慢逸出的香氣表現,也是品鑑的重點。


step 6

第三泡,注入水後浸泡90秒

第四泡,還有茶感,但基質會漸淡。拉長時間浸泡120秒,讓轉淡的茶湯濃度維持一致

第五泡過後,主要的香氣、滋味已釋放得差不多,除了拉長浸泡時間,可一直浸泡到茶湯涼了再倒出

溫偏冷的茶湯,味蕾的感受力較強,降溫後的濃縮感,即使茶湯濃度變淡,口感仍舊紮實飽滿

_WD48404.jpg

茶葉四百多種香氣因子,在各個溫度釋放不同的香氣,祝找到今天屬於你的香甜一瞬。

台灣氣候潮濕,真空包裝也難敵風味淡化、品質變異的風險。

茶品紙盒採北歐松木長纖維棉卡紙,防潮抗凍。收到茶葉時,無論是否開封,請整盒置入冷凍庫,開封將茶葉取出後,請迅速封口並置入冰箱保鮮。

如沒有真空罐、密封夾,可使用小卡上的大型迴紋針,盡可能於開封兩週內飲用完畢。







你會需要

茶葉

蓋碗或相關容器

熱水

碼表

電子秤

溫度計




置茶量 5 克

熱水 100 c.c.

水溫 100°C

第一泡 90 秒

第二泡 70 秒

第三泡 90 秒

第四泡 120 秒

第五泡 120 秒







_WD48309-編輯.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