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茶憑經驗,絕佳風味可遇不可求?
曾經喝過那樣的一杯茶,有著特殊蘭香的茶,卻是驚鴻一瞥。為了再次追尋那特殊的蘭香茶風味,舉家遷到凍頂烏龍茶發源地南投鹿谷,開啟了製茶生涯。
這是我熱愛喝茶、有理工背景的父親開始投入製茶的起源,在40 年前就立志要用科學精神做出「不一樣的茶」。歷經數十年的製茶實驗、DIY了各種實驗中會用到的設備儀器,父親找到了深藏在香氣記憶中的蘭香,突破了傳統茶香風味可遇不可求的限制,再現絕妙茶香分享給更多愛茶人,
製茶師傅給予我的尺規是「數據」,不是「感覺」
父親是領進我製茶入門的師傅,有著傳統師徒制手把手教我製程,但給予我的尺規並非傳統製茶的「憑感覺」,而是給我以科學實驗為基礎的「數據」。
傳統的製茶師傅有著數十年的經驗,對於天氣變化、茶葉日曬萎凋、發酵等等製茶過程的變異因素對於茶風味的影響了然於心,教導後輩時常是說:「你看,當茶的顏色變成這樣之後,就代表好了。」、「你看,當茶葉曬到聞起來像這樣的時候,就代表好了。」…諸如此類的「這樣…就代表好了」,傳承下去的往往是一種感覺記憶,需要花上很長的時間去摸索、找尋、確認「感覺」-味覺、嗅覺、視覺、觸覺。製茶過程中任何一個步驟若因天候等外在環境改變而對茶葉造成影響,例如如何掌握有雲沒雲的日曬時間?憑藉的還是累積在師傅腦中的「好了?還是沒好?」經驗法則。如果在某個製程失誤了,例如日曬過久、攤平茶葉時該怎麼調整?需要仰賴師傅數十年的經驗、徒弟不斷在感官上的記憶磨練,才有辦法判斷什麼時候該採取什麼補救措施,讓製程調控經驗累積久了就成了反射動作,憑感覺「大概」到了就好了。
科學製茶的不同點在於,不管是在哪個製茶過程,都有各種參數因子會影響茶的風味。例如同樣是在日光萎凋過程,什麼是到位的茶味難以具象形容,但是可以從數位拍攝茶葉顏色分析RGB三原色的比例、透過秤重了解茶葉的水分含量、葉子萎凋之後的下垂角度等眾多數據,對應出「就是這個味道!」。透過多元的參數數據比對,就可以知道正確的茶味道。一旦有了足夠的實驗樣本數,就會知道即使是微小的比例差異,都會影響到茶的風味。當天氣變化,從晴天變成陰天,依據參數條件調控製程,模擬有太陽時水分消失速度,例如透過加熱、通風、茶葉鋪薄一點的方式,達到單位時間內的水份散失量。
味道消失了,先內省自己的製茶心態
獨特茶香憑藉著主觀認知,但科學是追求獨特茶香的基底,以許多實驗累積出來的參數數據為尺規,再製出穩定度高、細緻度高的茶風味,但同時,製程過程中不容含糊,若動了「差不多、大概」的判斷,就再製不出來實驗出來的心血結晶。
傳統製茶需要看老天臉色、憑藉著製茶經驗,多種外在環境因素達成的天時地利人和才有機會遇見獨特香氣。但在父親傳承的科學製茶過程中,當茶風味不如預期,要檢討的不是天氣不好等外在環境變因,而是內省自己製茶過程的心態:嚴謹的科學精神有到位了嗎?我有做好該做的事情了嗎?把穩定茶的風味回歸到身為一位稱職製茶者的職責。
製茶經驗的累積與技術養成很重要,但是製茶的自信源自於可以突破氣候、環境的限制重現茶的風味。科學製茶讓茶香不再只是偶然,而是得以精準傳承的美好。